湖南文理学院: 培育创新力量 服务区域发展
2025-09-26 16:22:0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鲁颖 | 作者:刘 琪 陈 辉 朱慧颖(实习)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919

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。在湖南文理学院,有一个充满活力的“造梦空间”——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。这里没有标准答案,没有固定讲台,有的,是持续迸发的灵感、不怕试错的勇气,和一群把“想法”变成“办法”的年轻人,他们创造出的一个个优秀项目,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走进湖南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浓厚的创新氛围扑面而来。这里就像一个高效的“创新工场”,不同领域的项目团队在此潜心钻研,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可落地的成果。其中,“芦饲苇业”和“片‘瑕’不留”两个项目,正是这片沃土上结出的硕果。

“芦饲苇业”团队着眼于洞庭湖区丰富的芦苇资源,致力于解决水产饲料原料短缺的难题。通过研发芦苇收割、干燥、配方等技术,他们成功降低草鱼养殖的饲料成本——每斤鱼可节省0.5元。近期,该项目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30万元的融资支持,成为常德市首个获得该基金的项目。

“芦饲苇业”项目团队负责人 刘应梅:

我们学校给我们提供定期的一些创业培训的指导,包括一些创业模拟培训的课程,还有我们对外出去做销售的时候,我们学校会给我们出面进行一些资源对接。

“芦饲苇业”项目指导老师 邵立业:

接下来我们会与一些饲料公司进行合作,还会与我们学校的合成生物学相关的专业团队进行合作,我们会把一些益生菌添加到青芦苇饲料里边,可以延长青芦苇的储存时间,这样的话,我们的芦苇粉产品就可以打破季节性加工的限制,极大的提高芦苇粉当年的产量。

从实验室调试到规模化应用,“芦饲苇业”的项目蓝图正在学院的支持下逐步实现。而在基地的另一端,“片‘瑕’不留”团队则展现了另一种创新路径。短短三年内,他们聚焦节能减排领域所研发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、海洋垃圾收集器、地砖发电装置等9款产品均成功实现市场化,并取得了可观收益。

“片‘瑕’不留”项目团队负责人 李文浩:

我们公司现在研发的是一款名叫“片‘瑕’不留”的幕墙清洁机器人,他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传统人工清洗风险大,受伤危险高的一个缺陷,它也突破了传统的玻璃幕墙清理机器人无法跨障的特点。

一个扎根洞庭生态,一个专注环保科技,两个项目在不同领域深耕,共同展现出湖南文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扎实成效。据统计,该基地已成功孵化200余支学生创业团队,培育21家企业,年均带动超2万人次投身实践。

湖南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胡婷:

学院以构建“战略引领、教育筑基、项目驱动、平台支撑、生态赋能”五位一体双创体系,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目前,3门核心课程、45个省级平台、17个众创空间,共同构筑起坚实的创新矩阵。我们特别注重产教融合,引导项目聚焦常德特色产业,让学生的智慧直接服务区域发展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努力,把学院打造成湘西北地区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,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文理力量。

责编:鲁颖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